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参加2016亚马逊AWS大会后,撰文说:包括阿里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巨头还在忙着如何利用海量用户,设法挣更多利润。被舆论视为“中国智造标杆”的华为在某种程度局限于传统的技术和产品思维。对照亚马逊等欧美企业在云计算方面的进展,中国企业的视野和格局、创新活力,以及生态凝聚力,都依然差距很大。
中国企业当去除目前的商业浮躁,爆炒概念,表面繁荣和自我迷醉,以更为开阔的思维、开放的胸怀去迎接全球云计算的浪潮。
(本届亚马逊AWS会议现场)
近段时间,阿里巴巴、华为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都高举云计算大旗。但遗憾的是,与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相比,这些中国企业的创新境界和生态层次,还有着差距。
云计算推动的这场产业、商业、政府和社会变革,其波及的程度和深度远远超过我们迄今认知的程度。它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创新,远远超越一项技术、一个企业。
然而,包括阿里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巨头还在忙着如何利用海量用户,设法挣更多利润。被舆论视为“中国智造标杆”的华为在某种程度局限于传统的技术和产品思维。对照亚马逊等欧美企业在云计算方面的进展,中国企业的视野和格局、创新活力,以及生态凝聚力,都依然差距很大。我们不能不多一份焦虑——再一次,中国很可能被拉大差距。
以亚马逊为例,笔者2014年参加其年会时,该公司云计算收入还没有独立核算,混杂在“其他收入”之中,而2016年第三季度亚马逊云计算收入已经高达32亿美元,年收入将超过120亿美元,成为亚马逊利润的主要来源。相比之下,阿里巴巴第三季度云收入只有将近15亿人民币,与亚马逊有着数量级差距,含金量更无法与亚马逊相比。
(阿里巴巴、亚马逊2015、2016年第三季度云收入环比值。阿里云收入虽然增速较快,但是与亚马逊云计算收入值的差距很大)
2014年,亚马逊市场价值也才1500亿美元左右,几乎只有当时阿里巴巴的一半,而今年亚马逊市值最高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几乎是阿里巴巴的两倍。这种差距的戏剧性逆转,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全力以赴地推动创新。
更整体来看,2014年阿里成功上市之际,中国互联网前三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与美国前三大公司大致是4600亿美元与6800亿美元的差距,是20年来最接近的时刻。而今年同期,双方前三大公司的市值大致是4900亿美元比12000亿美元。差距重新拉大,退回到2010年前后的比例。
(AWS近年来成为推动公司总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帮助公司扭亏为盈。2016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AWS实现28.86亿美元的营收,以及7.18亿美元的运营利润。当季度运营利润为13亿美元,其中55.2%来自亚马逊AWS,环比提升了0.8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国内企业还是在原有产业和技术框架下理解云计算,没有意识到云计算是一种整体生态和全物种的突变式进化。欧美知名互联网公司引发的是一场悄悄而又宏大的众多实体高度参与的大创新,而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是停留在产品和业务线的开拓上,很可能错失这次机会。
毫不客气地说,某些中国企业更多将“云计算”作为一种概念,甚至用于炒作的噱头,它们举办的“云计算大会”就是典型。参加过国外云计算大会的人都有感受:国外会议上没有一帮高谈阔论纵论天下大势的名流大腕,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业务介绍及客户的现身说法。不仅如此,很多中国公司办的会议比较劳民伤财。
(亚马逊与阿里巴巴2014年,2016年市值对比。两年时间,两家公司市值差距戏剧性逆转)
政策的热度,舆论的炒作,企业的标榜,需要有效变现成真正的市场领导力和生态统治力。今天,中国IT巨头收入和利润已非常巨大,企业市场价值也开始名列世界前茅。但它们在前沿技术的投入以及全球创新的引领方面,依然和西方差距巨大。在构建中外企业一视同仁的网络安全制度和技术框架之下,中国需要引入全球最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同场竞技,中国的企业、政府和机构需要有最先进的云服务助力面向未来的创新和转型。
中国互联网行业急需走出概念的炒作和自我迷醉的商业浮躁。互联网进入中国22年,我们完全有自信更加开放,站在全球高度,勇立潮头,去对接创新的最前沿。只有这样,在云计算驱动的这场全球性社会级的信息基础设施大变革中,我们才不会被再次抛下。
亚马逊云简称为“AWS”,华为云官方没有给出简称。
一、网站首页
AWS,有11种语言可供选择,免费创建、免费体验字样很抓眼球。
华为云,没有语言选择项。注册?爱注不注。
二、产品分类
AWS的产品更接地气,分类也清晰明了。
华为云,产品平民化程度明显不足。
三、解决方案
谁更丰满,谁更单薄,一目了然!
四、全球部署
AWS,在全球 14 个地理区域内运营着 38 个可用区,而且明年还将有另外 9 个可用区和 4 个区域上线。
华为云没有透露。
华为云的应用超市看上去极其萧条。
华为云离其声称“让企业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ICT服务”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