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波教授建议,在变革前,企业要回归原点,审视经营管理的三个基本命题:文化反思、机制反思、坚守常识。
关于转型期,我想首先有两个必须清醒认识到的宏观背景。
第一个是,一个时代结束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基本上是扩张式、资源掠夺式的一种高速发展模式。这个时代已经宣告结束了,随之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内敛式、管理效力式,而且是低速增长的“黑天鹅时代”。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的表现是市场机会在减少。过去机会是在地面上的,遍地都是金子,现在机会则深藏在地底下。
第二个是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的容量、市场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行业洗牌时不时就会出现。中国家电业发展最高峰时有两千多家企业,现在我们数一数,10个手指头足够用了。这说明,一方面任何市场都是一个丛林,这个丛林可容纳的企业有限,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在这个企业丛林中生存下去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说明未来不确定性加剧。这是企业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有很多预言家在指方向,但谁也说不清楚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其实也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比如如何面对在各类企业中都出现了的机制退化、活力下降、效率降低的问题?如何传承创业期优秀的企业文化?如何系统提升组织的能力?等等。这些问题永远也不会过时,只不过在转型期可能会变得更严重、更紧迫。
但是,所谓纲举目张,在思考如何解决运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之前,我想转型期企业应该思考三个问题。
我们现在的文化是建立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企业高速增长时,不差钱,所以企业文化绝大部分提的是以人为本。我有一个博士生做了一个“中国500强价值观陈述”的研究,看一看中国500强企业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表述中,哪个词用得最多。研究的结论是:85%的企业都有这四个字——以人为本。
我们人民大学也提出“人本”,那个人本也是以人为本。我就请示校领导,我问:“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以所有的人大人为本,我说包括我吧?他说当然包括你了,我说既然以人为本我能不能不上课了?上几十年的课烦死了。校领导说,当老师不上课能行吗?我说上课也可以,加钱吧!他说,学校没钱。我说没钱给车也可以啊,给辆奥迪,再配个小司机;给我一座小别墅,再弄两个小丫鬟,这才叫以人为本啊。他说你做梦去吧,我说你骗人去吧。
这是个玩笑,但是的确要思考的是,企业到底应该以什么为本?
我觉得我们企业在文化价值观上其实存在着堕落现象。新中国成立前期,中国的民主资本家提出来“产业救国”;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初期,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他们这一代企业家提出要“产业报国、科教兴国”。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全都是“以人为本”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难道不是变得更狭隘和功利了吗?
现在更多的是在讲博弈,这种博弈在家庭中也经常见到,比如,老婆跟老公讲,你对我好我才能对你好,老公说,你对我不好我凭什么对你好?在企业也是这种博弈——员工说,给钱就干,没钱不干,多给多干,少给少干。老板说,请三个人来干五个人的活儿想一想怎么才能只给四个人的钱。
在经济增速减慢的情况下,这种博弈怎么博?所以我很认同这种意见:要从利益的博弈转到利润的分享。一方面要从博弈机制转到分享机制,另外一方面从人力资源角度讲,要化模块化为系统化,融石墨为金刚石。石墨和金刚石的构成要素一样,但是因为它们的组合方式不一样,产生的力量是不一样的。
我有这么几个观点,我认为企业第一要以理想为基准。企业还是要讲理想追求、讲精神价值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了理想和价值追求,这个企业就没有未来。第二要以适应为原则。企业是功利组织,要回到效率、回到利益的角度进行管理选择,以“拿来主义”为主要手段,少搞些莫名其妙的创新。那些标杆企业、走在前面的企业他们在管理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做法,我们拿来用就可以了。第三以文化为方向。文化提供的是一种无形的却是坚不可催的力量。所以我想把一句歌词送给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有梦想就有奇迹,有梦想谁都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