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为
学习华为管理经验

华为人十年如一坚守工匠精神

华为考察

工匠精神历来被华为公司推崇,华为总裁任正非曾提出:“我们公司也有工匠精神,我们从一个年产几百万,到年产4000亿是怎么过来的,多少辛酸泪。我们要让千万技师、技工成长起来,我们质量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系列节目《大国工匠》介绍了8位工匠精神代表人物,“8双劳动的手”缔造了神话。我们认识到中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前言

207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这也成了《大国工匠》制作的初衷。选题确定后,拍摄对象的寻找是一道难关:要在种类繁多的工种与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诸多单位推荐的工匠名单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项目的指挥官、负责人,但制作团队却坚持一点,寻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无一例外都要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

一双手,精准过数控车床

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给火箭焊“心脏”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岳群说,“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这样的讲述无不令岳群和她的同事动容。

“深海钳工”第一人

管延安,先后参与了世界三大救生艇企业之一——青岛北海船厂、国内最大集装箱中转港——前湾港等大型工程建设。目前正参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是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负责)航修队钳工,负责沉管二次舾装、管内电气管线、压载水系统等设备的拆装维护以及船机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工程严格采用世界最高标准,设计、施工难度和挑战均为世界之最,被誉为“超级工程”。岛隧工程建设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建设大国走向桥梁建设强国。

管延安常年负责沉管舾装和管内压载水系统安装等相关作业。经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

100%成品率的宣纸匠人

周东红,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1986年,周东红怀揣一颗火热的心来到泾县宣纸厂从事捞纸工作。在宣纸生产中,捞纸是成纸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技术含量非常高,要求捞纸工既要吃苦耐劳,又要心灵手巧,因此先人称捞纸工为“匠”。所谓捞纸,就是两位师傅站在水泥铸就的纸槽两头,面对着一纸槽的宣纸浆水,共同抄起纸帘,在水里打捞纸浆,一分钟至少有两个来回,在抬手、弯腰、转步中将游离在槽里的纸浆抄捞出有形的纸张来,而且厚度均匀,每刀纸(100张)的重量误差仅为±2克,并无瑕疵。

这个过程需要操作工既耐得住寂寞,又能够默契配合。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季节中,将宣纸的厚薄掌握得如此精到,需要极其深厚的眼力和扎实的基本功。为了尽快全面掌握捞纸各项技术要点,周东红在学徒期间,每天坚持早上班、迟下班,仔细揣摩、钻研捞纸技艺要领,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就及时虚心向师傅请教。从他真正掌握捞纸技巧的第二年起,每年完成生产任务都在130%以上。

30年来 ,至今仍保持着年均完成生产任务145.54%的记录。这就意味着每天至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12个小时以上,意味着常年需要在凌晨4点就进入工作岗位,到下午5点才能离开。他的手由于长年累月浸泡在水里,烂了又烂,30年来,他到底加了多少班,只有周东红他自己知道,只有他的手知道。他的敬业精神获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上百万次錾刻敲击零失误

孟剑锋,北京工美集团技工,国家高级技师。他和其他技工一起,在一个80年代的老厂房里,熔炼、掐丝、整形、錾刻。从细小的首饰、工艺摆件,到两弹一星和航天英雄的奖章,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就这样在他们手里诞生了。

錾刻在我国已经有近30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它使用的工具叫錾子,上面有圆形、细纹、半月形等不同形状的花纹,工匠敲击錾子,就会在金、银、铜等金属上錾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

作品受到众人赞叹的背后,是孟剑锋22年对艺术的追求和潜心付出。孟剑锋回忆,当年刚入厂时,师傅曾让他练习基本功,枯燥的动作,他重复了一年。当他有些灰心时,是母亲的话让他坚持了下来。母亲教导他,做事情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如果遇到困难就往回退,那就什么都做不好。

虽然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但孟剑锋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满意,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这行还应该懂绘画,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可是,这双做雕刻、錾刻灵巧的双手,拿起画笔就显得笨拙了。

孟剑锋说,他已经拜师在学习绘画,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练挫平、做錾刻那样,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

焊接质量的保障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的围护系统二氧化碳焊接和氩弧焊焊接工作。这些年来,张冬伟从一名技校学生成长为顶尖的焊接技能人才,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从来没有退缩过。“不管面对再大的阻碍,我都没有想到过放弃,一次都没有。”

其实,在2005年参与国内首艘LNG船建造的时候,张冬伟才不过24岁,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就这样守在殷瓦板上,持续不断地进行焊接。正是那种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信念,让张冬伟具有了远超过其年龄的耐心和韧性,也让他在这个原本十分艰苦和枯燥的岗位上,找到了很大的乐趣。

张冬伟坦言,造船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光鲜,相反十分艰苦,来自外界的诱惑很多也很大,不过,坚持到底是他一贯的作风,他不会被外界的繁华所动。而且,他从不到20岁就进入沪东中华技校,毕业后就在沪东中华工作,进厂后一直跟着师傅秦毅,此后一直参与建造LNG船,这些年来,是秦毅手把手地教他学技术,是沪东中华给了他参与建造高端产品的舞台,对秦毅、对沪东中华,他早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难以割舍。

张冬伟刻苦钻研船舶建造技术,潜心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公司高端产品LNG船,以及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蓝领精英。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打破高速动车生产瓶颈

宁允展,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国南车技能专家。

2004年,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由国外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而转向架构架上的“定位臂”,则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正是这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的“定位臂”,一度成为高速动车组试制初期困扰转向架制造的巨大难题。

唯一可行的操作方法就是手工研磨。然而经过机器粗加工后的定位臂,留给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一根发丝的直径。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操作技术经验,宁允展主动请缨,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挑战。打磨机以300多转每秒的转速高速旋转,一旦磨小了,精度达不到要求,不慎磨大了,动辄十几万的构架就会报废。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试验,宁允展仅用一周的时间便掌握了外方熟练工人需花费数月才能掌握的技术,打破了这一瓶颈难题,他研磨出的定位臂受到外方专家的高度肯定。

这一研磨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这项绝技被纳入工艺文件,应用到现场生产,使长期制约转向架批量制造的瓶颈难题得到破解,为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高质量、高产量的交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目前,就定位臂研磨而言,在国内能够在0.05毫米的研磨空间里进行打磨作业的只有宁允展一人。

“蛟龙号”试验技术保障骨干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2009年至2012年,顾秋亮作为蛟龙号海上试验技术保障骨干,全程参与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四个阶段的海上试验。参加海上试验时,顾秋亮已是五十多岁,但他克服了严重的晕船反应和海上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等诸多困难,安排好家中生病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每年近100天的海试中。他带领装配保障组不仅完成了蛟龙号的日常维护保养,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压载铁的安装、水下灯光的调整、布放回收接口的设置等,并将自己的技术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国家深海基地的技术人员,为海试的顺利进行和蛟龙号投入正规化的业务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顾秋亮说:“在海上工作生活确实很苦很累,但我感到很兴奋、很自豪。不管是晚上加班到半夜还是早上五点半起床保养潜器,不管日晒还是雨淋,我感到很光荣,能为海试出一份力,我很骄傲,因为在祖国的深潜记录中有我的汗水,光荣!”

怀揣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他又肩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

小结

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比如LNG船上的“缝制”钢板任务,就不可能使用机械进行批量操作,只能依赖技术人员精细的焊接,并且不能出现一个漏点。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的话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比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因此,中国社会需要工匠精神。

参观华为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参观华为 » 华为人十年如一坚守工匠精神

参观华为

学习华为的文化与管理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