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后,坚守正青春
甘颖昆
我虽然是90后,但是长得有点成熟,人家都说我傻傻的,喊我“阿甘”。 2012年6月份,刚毕业的我来到华为,5个月后,就懵懵懂懂地搭上长达二十多个小时的航班,前往喀麦隆代表处,成了一名法语客户经理。同学说:“你傻啊,西非那么艰苦,你干嘛要去。”但我觉得,选择生命中最好的青春时光在西非奋斗,是我最为明智的决定。
雅温得的天气热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时光总在忙碌中悄悄溜走。在喀麦隆三个月后,我慢慢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此时,我接到了在代表处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与客户在Kribi(克里比)组织一个研讨会。这是代表处第一次组织这么大型的客户界面的活动,客户参与人数多达几十人,大概是领导看到了我在平时工作中的积极性,把前期的主要组织工作,交给了我。在异国他乡,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客户,统筹各种资源,我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Kribi是一个海边小城市,海滩风景怡人,深受当地客户喜爱,是举行研讨会的绝佳去处,但位置相对偏远。为了确保不出差错,我提前三周,独自一人前去踩点。这次研讨会参与者众多,考察后,我发现当地很多酒店都无法一次性容纳那么多人,于是就一家一家走访,终于找到了整个沿海临近最大的酒店。但预算有限,又好一番“价格谈判”,才订了下来。也幸好,有了提前逐个房间的排查,事先解决了蚊虫过多、空调损坏的问题,这才满足了场地要求。
场地有了,可另一个大问题来了,那就是钱。在喀麦隆,不能使用信用卡,房租、食材、供应商……各个环节,都需要现金付款。虽然紧急申请了备用金,但仍然捉襟见肘。“时间这么紧,这么多的现金从哪来?”我不知如何是好,一时间焦头烂额。当时的系统部主任刘胜军得知后,让兄弟们把手上的所有现金都凑给了我,“拿去先用,不够再说”,有了这笔钱,才解了燃眉之急。
那一段时间,我的手提包放了几百万西法的“巨款”,相当于几万人民币,天天提在手里,准备随时付款。当地社会环境不安全,每次别人盯着我的包看,我都一阵紧张,生怕是要“打劫”。所以愈发谨慎,时刻包不离身,即使吃饭时也紧紧攥着,几天下来,包带都磨掉了一层皮。每次客户看到我这个包,都调侃说:“你比保险柜还要保险。”由于听到过各种入室抢劫的版本,不免有些害怕,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知道钱该放哪里, 最后甚至想到,把钱分开藏到了床底下,门锁、窗户反复确认后才安心睡下。
付款虽费周折,研讨会的细节准备更是千头万绪。研讨当天还有晚宴表演,从客户邀请、大巴租赁到酒店房间布置,从食品酒水采购到音响舞蹈协调等等,每个细节我都要跟踪协调。当地没有大型超市,我甚至驱车,从280公里以外的首都运了一车的酒水饮料到Kribi。
由于前期准备就我一个人张罗,事情又繁琐,好几个晚上,我回到宿舍,便一头倒在床上,感觉精疲力尽,似乎一闭眼就能睡着。但一想到还没有完成的事情,又焦虑得快要崩溃,经常失眠:场地的座位安排是否合适?客户邀请有没有遗漏?餐饮酒水是不是充足?脑袋里循环的都是这些问题。为了避免出现人为差错,我每天拿着自己的列表核对,每完成一项,就用笔划掉一项,我鼓励自己:这是“新手村”的第一次试炼,至少要让自己问心无愧。
就这样,忙碌和焦虑中,时间到了研讨会当天。愉快的氛围中,我们给客户传递了最新的的解决方案,讲解了新方案能够给客户带来的实际收益,并为当时代表处的山头项目——某国NBN(国家宽带)项目交付做好了组织客户关系铺垫,成为了项目全面启动交付的一个开幕式。作为一个新员工,能在其中尽一份力,我很荣幸,更深深地感觉,所有的磨砺和锻炼都是值得的。
研讨会结束后不久,我突然接到代表处领导吴以平的电话,他沉声说:“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心里咯噔一声,做好什么心理准备?
“要把你派到中非办事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个人带着那边的几个本地员工去‘打天下’。”
我第一反应是:那我岂不成为那边的“老大”?在入职华为10个月以后,去管理一个国家办事处,我有些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但领导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当时,中非共和国正处在战乱时期,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不觉得害怕,更多的反而是好奇。2013年4月底,我怀着忐忑和一鼓干劲儿来到了中非。
中非国家虽小,相对大国来说,业务量不多,但工作却一点也不轻松。我刚去的时候,那边的中方,加上我一共四个人,本地员工也只有四个。但不久后,其他三个中方都因工作调动离开中非,我成了中非办事处的“光杆司令”。
办事处人少,我就得什么都干一点。这边有四个运营商,还有政府客户、经商处、使馆、税务局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要打交道。我作为客户经理,除了做好本职业务,有时,还要承担一部分产品经理的工作,帮客户梳理、传递解决方案;交付上,还要经常协调本地员工,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也都得留心应对。长期一个人做好多人的事,慢慢对办事处运作也有了一些全局观念。
第一次见客户的时候,办事处的同事带着我一起,当时战战兢兢,在一旁留心倾听,不知道和客户说什么。他离开之后,我就成了华为在中非的“代表”,必须孤军奋战。每次见客户前,我都要把要讲的每一条都写在本子上,提前预演一番,面对客户的时候,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客户感受到了我诚恳认真的态度,慢慢和我成了朋友,每逢节日,还会给我发卡片。
而客户对我们的信任,还是要靠业务中的点滴来支撑。
当时,中非有两个主要客户群,Orange和Telecel,其中 Telecel对业务的要求非常严苛。由于Telecel前期的3G网络规划没有让我们参与其中,再加上社会局势动荡,我刚到中非不久,3G项目交付出现了网络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但当时,仅凭办事处本地员工的技术力量,难以处理这么复杂的现网问题。网络得不到改善,客户每次见到我,都要问:“Pascal,什么时候能解决3G网络问题?”有时见CTO时,我几乎被骂了出来。客户着急,我更着急,我和客户说:“网络是我们共同的生命,请相信我们,再给我一些时间。”
客户暂时被稳住了,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当前缺乏网优专家,如果我能胜任,我真想自己冲上去。由于工作刚交接,很多现网的问题我都不是很熟悉,我和高层技术客户沟通了现网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后,紧急向代表处领导汇报了当前问题,申请增派网优人员。当时中非政局不稳,很多同事不愿意过来,加上那时客户的部分回款没有到位,申请资源很不容易。我先和客户沟通了我们目前的困难,推动了部分回款的清理,又跟代表处反复沟通,鼓励大家来中非,加上交付副代表的支持,终于及时协调来了网优专家。网络问题解决了,我们又获得了客户的重新认可,再次见到客户时,听到的是:“Pascal,你们真有一手。”
我趁这个机会,跟客户网络主管提起了13年的维保项目,“只有华为会一直坚守下去,现场解决问题。选我们,没错的。”我们以往的优良服务,让客户知道,华为是值得信赖的,这个来之不易的维保合同,也终于签了下来。
穿着防弹背心去见客户
拿到维保合同,不代表我们的成功,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让客户满意。
2013年9月份,是个“多事之秋”。一天早上6点钟,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接到本地员工的电话:“客户的机房着火了,火情很严重。”我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瞬间清醒了。
机房着火,就好像网络的心脏停止跳动一样,不及时抢修,整个网络都可能瘫痪。中非大部分政府官员的号码,都是该客户的,正值局势不稳定,通信不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治安甚至政治问题。我顾不上洗脸,先给本地工程师一个一个打电话,又紧急联系了代表处,召集网络保障资源远程支持。安排妥当,趁着宵禁刚刚解禁,天还没亮,我们便驱车向客户机房驶去。
到了机房,虽然火势基本被扑灭,但现场仍是残烟阵阵,火星四散,刺鼻的气味让人忍不住咳嗽起来,里面的设备一片混乱。这样的“火灾现场”,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但我更焦急的是,客户的网络到底怎么样了?
当时,客户还没来得及通知我们,看到我们时一脸惊讶。 “我们来帮忙抢修,先看看设备、线路怎么样了。”顶着高温和灰尘,我们穿着白色防电服,穿梭在机房中,检查各个设备的硬件是否烧毁。机房热得令人窒息,由于照明和烟雾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给检查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机房大部分设备都是华为的,我们用了好几个小时才确认硬件表面都OK。等到温度降低,机房紧急恢复通电后,我们又开始与GTAC(全球技术服务中心)一起分析,确认硬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一边检修,我一边不停地跟客户反馈进展,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晚上9点多。当我们的设备通电后,除了网管系统有硬盘损坏外,所有的网元都运行正常,这再次证明了华为设备的高质量。
经过一天的抢修,我们帮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通信,减少了损失,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和客户网络主管都一天没吃东西,他从机房出来的时候,我们两个灰头土脸的人相视一笑,我给他递上水和面包, “Telecel今年的维保没有白买”。他点了点头,认可了我们,从此以后对我们的态度也温和了很多。
凌乱的客户机房电源室
直面业务,需要不懈努力,直面艰苦的环境,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虽然代表处为了保障我们的安全,把办事处的办公室和宿舍,选在了市中心最安全的一栋楼里,但是中非的局势一直很紧张,经常发生枪战。有一次,子弹甚至打穿了办公室的墙。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来中非之前,还觉得很刺激,可见了真枪实弹的战争,谁都会觉得害怕。因为担心子打进弹宿舍,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床垫铺在地板上,睡得低一些。每晚躺在床垫上,听着外面鞭炮一样的枪声,慢慢地,反而把它当成一种特别的节奏,漆黑中,望着窗外的火光,数着枪声入睡。
我虽然是个90后,有时反而充当了“大家长”的角色。作为唯一的常驻中方,很多时候,需要比别人更坚强一些,如果我面对困难也退缩的话,人心就散了。
15年9月底,某代维项目在中非开工会,当时总统选举,游行进行了好几天。好几个出差的印度员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况,偶尔听到的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枪声,更是惊惶不安。他们顾虑很多,萌生退意,但这个项目,对客户来说非常重要,此时只能进,不能退。我每天打电话安抚他们说:“不要担心,公司会保障大家的安全的,为了项目,大家再坚持一下,生活上缺什么我都可以想办法。”我每天正常上班,处理业务,还托人给他们送去物资。他们见我这个小年轻都能泰然自若,渐渐安下心来,留下和我们一起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兑现了当初投标时对客户的承诺。其实,我又何尝不害怕、担心,但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度过难关,做好项目,我们都得挺住。这些经历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办事处没有厨师,也没有煤气。我刚过来的时候,看到大家围着一个脏兮兮的电饭煲吃饭,实在看不下去,就下厨给他们煮面吃。往后,我又充当起了厨师的角色。其他中方走了之后,我这个厨师,就只好自己给自己做饭。我厨艺不精,再加上这边吃肉不放心,就三个素菜轮换着吃了三年,他们都说我变成了素食主义者。平时业务太忙,经常是一边切菜一边接客户电话,但工作中的忙忙碌碌,与客户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陪伴着我,让我不再孤单。
很多人问我,一个人在这里坚守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在我来中非的第二年,找到了答案。当时,客户CEO即将升职调离,在离别宴上,我作为唯一的供应商代表应邀出席。客户回顾过去3年任期时,80%的篇幅是在讲述与华为合作建设的3G网络。这些网络,使得中非55%的人口可以用上移动3G,大大提升了通话和网络质量。这一举措,也让客户抓住了在中非维和的一大批高端价值用户,实现了中非3G市场零的突破,扭亏为盈,改善了子网的经营状况。这也许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
为了客户坚守,不孤单:ANO代维项目正式接网与客户庆祝,左一为甘颖昆
子弹打穿了玻璃和墙
15年春节回家时,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认识了现在的爱人。刚见面时,我跟她讲了我在中非经历的故事,本以为她会觉得枯燥,没想到她却听得津津有味。她非常优秀,我一开始以为,自己不是她喜欢的类型,没想到,我们最终顺利地走在了一起。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她,看上我身上的哪一点,她笑了笑说:“你在中非工作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你工作生活中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责任感,这份勇气和乐观,已足以吸引我。”
回中非后,我们平时只能视频沟通,按照前驻中非大使夫人的话说:“有了女朋友,却连给个吻的机会都没有。”但是这份彼此欣赏超乎了时差和距离,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正式“签署合同”,领取了结婚证。
只要努力,幸运就会降临。能够来到西非,经历工作和生活上的磨砺和成长,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我是“阿甘”,生活便是巧克力。漫漫路上,虽然无法预知下一颗糖果是何滋味,但是,靠着艰苦奋斗的心态和“傻傻”的坚持,我总能感受到人生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