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通信行业本来如此,或者华为以前的通信产品可能太复杂的缘故,对于我这个外行而言,感觉公司内部有大量的术语。之所以叫术语,多数以多个首字母形式组合出现。那就是从字面意思根本不知那东东是啥。为此华为专门在办公内网(内网本身都是术语W3)上有术语搜索的功能,但是对于外行人而言,即使搜到了,知道了意思,没两天不用又忘记了。
在IT行业实际也有很多术语,但很多术语本身往往就具有一定的含义,从字面即可推测出该术语的大概意思。通信行业跟IT比,太高大上了,别怪人家搞通信的赚的钱多。这个IT和CT的对比,笔者没有进行非常严谨的对比分析,很可能带有偏见,因为每个行业的人都觉得自己行业的术语好懂,实际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无论哪个行业的术语都一样,没啥区别,即都看不懂。把华为术语当成一个小节来讲,还不是讲行业术语,而是一些行业外的比较有趣的华为专用术语。
胶 片
提起胶片,我能想到的是上高中的时候(1992年前后),生物老师讲细胞原理的时候,抱个幻灯机。拿着类似胶卷相机年代的A4纸大小的胶片,一张张的放映,把细胞图像放大投射到幕布上。参加工作(1998年)后,每次开会前,就要打印好多张胶片给领导开会放映使用。
2000年之后基本就没什么印象了,大家都陆续使用投影仪,用电脑直接放映了。大家一般都叫PPT。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直到如今在华为,所有员工都管PPT叫“胶片”,我自己入职华为时很不适应,到现在也开始习惯的管PPT叫“胶片”了,即使跟客户和自己家人朋友也是这么叫。这个“老掉牙”的名词的产品寿命能在华为延续这么多年,而且还会继续延续下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原因究竟为何,这里只能猜测一下了。笔者觉得主要原因有三个:
原因之一,就是“胶片”这个词虽然普通,但实在太重要了,内部外部会议、工作报告、客户交流、与“胶片”这个词相关的公司文件、乃至公司核心流程IPD流程及分支流程,均对该词进行了大量使用,已经使用到什么程度呢?已经到了一个华为标准术语的程度了,你如果在华为内部希望准确合规的表达PPT的含义,必须用“胶片”,虽然这个术语老土的很,也不得不用。
原因之二,公司成立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正式的发文,要求将“胶片”这个词变更为其他名称,而且相信只要公司不发文变更,华为会继续将这个词用下去很多年。
原因之三,可能是没有一个替代的词能比“胶片”发音更短(比如相比:PPT、幻灯片、Presentation、PowerPoint、Slides等),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华为能少说一个字,可能就会省下一大笔钱。
原因之四(华为心声社区“荣耀老专家”反馈的意见),华为曾一度不允许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而采用Lotus123(现在非研发已是MS Office天下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用PPT这种微软专属名词来表达幻灯片的。
26
这是让我入职后非常困惑的又一个词。在华为术语里查不到。但在培训课、会议里、华为人沟通中被大量提及。当然,经过询问,知道了是指代谁,也知道了大概含义。入职后这几年的每年公司的年度娱乐视频里总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两个镜头挖苦一下26这个名词。其实无论对方品德如何,能在公司上下被如此强调,可见26的攻击力还是很强的。
直到自己被划入IT产品线,这个术语在自己产品线出现概率少了很多,只是偶尔听领导抱怨一下对方推出的新产品,连名字起的跟我们早已有产品都一样,但在IT市场方面虽然还未放松警惕,但基本还是很少再关注他们了,因为双方已经有很大差距,有其他更强大的对手要较量,当然不排除哪天26东山再起。
奋斗者
“奋斗者”虽然作为一个华为术语,从外在形式上个人觉得似乎跟很多公司实际的差别已经不大了。因为很多公司,不仅包括IT公司,甚至很多大型企业,平时个人加班基本都是没有加班费的。笔者也在所谓的美国企业待过,连美国人那边也是没啥加班费一说的,而且他们加班一点不比中国人少。这还只是和美国比,如果和韩国企业比,韩国人加班似乎是全国性的(笔者也很“不幸”的在韩国企业工作过2年)。
节假日加班,法定有加班工资,这个我当初入职的时候,误以为作为华为奋斗者在节假日加班,也是没有加班工资的。后来领导特意跟我解释了一下,在华为的加班分两种,一个是自己安排的加班,一个是领导安排的加班,后者属于指令性加班,即使是“奋斗者”在节假日也是可以申请指令性加班的加班工资的,这和奋斗者不冲突,比如每月的月末周六上班就是付双倍加班工资的。
除了加班,还有休年假,在华为转变成了可以使用月末周六上班的工时倒休,每年大约有12天月末加班,可以选择倒休(即休假)也可以选择领取双倍的加班工资。
有人会说我光拿这些差的国家比,的确跟欧洲没得比。在华为以前,就听一位以色列人说他去欧洲(好像是丹麦)调试设备的事情,说他刚把设备调试好,准备开始测试,欧洲当地那老兄一看表,5点了,立刻下班走人了,搞得他很无语(西方人之间也是互相不太理解的)。后来有机会出短差去了趟欧洲(英国、荷兰),让人不可思议的,居然周末超市会关门,也看到那里平时工作日也有很多人坐在草坪上晒着太阳,舒服的很,的确很让人羡慕。但华为欧洲本地员工和欧洲当地其他公司的工作和休假习惯都没啥区别的(外派过去的奋斗者们不算本地员工)。但听说现在一些欧洲企业由于受到竞争压力,员工加班的情况也在增多(只是听说,没有亲见)。
另外奋斗者协议也不是强迫协议,这跟选择是否到华为工作是一样的,选择不同工也会有不同酬也是没啥不在理的。
当然以上对“奋斗者”的解释,丝毫不代表华为人不辛苦(虽然辛苦是有回报的),“加班”和“总加班”也是两个概念。关于华为人的辛苦,我想在后面另外一个话题来介绍和分析。个人觉得,“奋斗者”在华为的象征意义和法律意义要比实际工作驱动力的意义大。换句话讲,在华为是不是签署“奋斗者”协议,跟会不会努力工作,关系不大。奋斗者协议,也不是啥规范文本,写一句话,签署上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我自己傻乎乎的像当初写入党申请一样,洋洋洒洒写了1页纸的文字来表决心,后来发现人家只写两句话就可以的时候,可谓是五味杂陈哪,在华为更多的是看行动,而不是誓言。
“一线”与“机关”
原来在韩国企业工作的时候,人事行政部门叫“支援”,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觉得这个称呼蛮合理的,因为这个名称体现了附属与支持部门的角色。到了华为,感觉更进一步。华为内部人员很少把深圳称作“总部”,都是叫“机关”,只会在和客户交流时,为了让客户听明白,才会偶尔说成“总部”。而遍布在全球各地的办事处销售单位,在华为统称为“一线”,这是一个军事用语(后面可能会提到大量军事用语,可能这是“商场如战场”的最恰当的体现吧!)。
这两个称谓在华为有深刻的含义和现实用途。“总部”这个称谓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在总部的人一般都会有种优越感,在华为,这种感觉似乎很小甚至没有,甚至感觉是完全反过来的。笔者就属于机关(外部人理解的“总部”),但在华为三年,丝毫没有什么“总部”的优越感,只有畏惧感。
“一线”即销售部门几乎是我们机关的客户,伺候不好他们肯定是没好果子吃的(“一线吃紧、机关紧吃”的现象在华为是被严厉杜绝的),更别提什么发号施令了,一旦一线和机关发生争执,由更高层裁决的时候,裁决结果会很“不公平”的偏向一线(这种“不公平”不是等上层裁决了你才发现偏向,而是刚入职时就会有人告诉你这种裁决一旦发生就会是不公平的,所以该怎么做你懂得了吧?)。
所以作为机关的基层小兵而言,听到更多的是一线向机关“发号施令”并服从之(只有在有400%以上把握胜算的情况下,才可能考虑小心的跟一线得瑟一下)。当然实际情况并不是很恶劣的命令,在华为“发号施令”有个更特别的名字叫“呼唤炮火”或“输送炮弹”,大部分一线对机关的人也比较尊重,给机关的人肉炮弹都赋予非常光鲜的名字“专家”。
“炮弹”与“炮灰”
“炮弹”和“炮灰”又是两个战争用语。这么多军事用语,给人有种用战争思想武装全员的意味。呼唤炮火、输送炮弹,翻译成企业语言就是,送支撑人员到一线支撑项目,为一线输出资料、提供赋能或在家里配合一线进行定制开发与测试等工作。这个比喻很形象,因为大炮(现在的导弹)发射的位置都是在后方乃至大后方的,这象征着“机关”,而炮弹要轰炸的则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即一线。“呼唤炮火”和“输送炮弹”便体现了一线和机关的沟通,以及机关一层层面向一线支撑的流程,所有的用词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取得战争的胜利。由于笔者想设个专题来讨论军事思想在华为的运用,在这里就不深入的展开了。
“炮灰”的意味与“炮弹”不同,也不是官方用语,而是华为人私下的一个用语。从字面意义理解,“炮灰”也是在发生在一线,由于己方炮火没有能压制住敌方,而遭遇敌方炮火的轰炸,最终自己也成了一片灰土的意思。但这个词不止用在一线,也会用在机关,泛指自己或自己所在团队阶段性目标(可能是一个产品、一个大型项目、一个空白市场的开发等等)没有达成,没有业绩而被换岗,但最终目标还是由其他人或团队达成了,并且享受最终成果的已经不是自己的意思。
这的确有点残酷,在战争的实际战斗中,冲在最前面的一般都是最先倒下的,甚至牺牲的干干净净,最后冲上敌方阵地插旗子的往往是冲在后面的。当然在现实的商战中,所谓的“牺牲”也不是真的人over掉了,而只是换岗了,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那些在一次战斗中插旗子的人,也不是每次战斗都能插上旗子,冲在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就变成最前排了,更不要以为在华为待在机关就安全了,因为后方炮火不足导致一线溃败的,那些参加战斗的炮兵部队也都逃不了干系。在华为,销售额这种指标可以直接考核到机关研发团队,打多少粮食赚多少钱,但基本的口粮(即工资)都是有保证的。这比狼群外出捕猎失败而集体饿肚子可是强多了,但如果没捕到猎物,还想吃饱吃好,似乎也不现实。
“专家”与“总”
在华为有两套“专家”体系,一套是官方的任职体系,另外一套是一线对所有到一线支持人员的泛称。
华为员工可以走两个职业发展路线,一个是经理人的管理者路线,一个是专家路线。华为任职体系里有详细的分类和分级,从一级到八级(逐级升高),最高级专家叫“Fellow”,这都有严格的任职、认证与任命流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云计算架构技术与实践》的书,该书的作者:顾炯炯,就是位八级专家。能获得八级专家头衔有多大含金量,只有那些每年都苦苦申请职称升级的华为人能理解(到五级申请难度骤然增加,六级已经很稀少了)。我们都称顾炯炯为大师(反而不称其“专家”)。笔者不太懂技术,但有幸负责给大师写的文章做文字润色的时候,亲身感受了一下大师的风范。大师写的文章有些像程序的代码,几乎含着嵌套结构,一个超长句会包含一连串的逻辑推理和条件说明。不仅是逻辑思维能力,在技术和商业视野等各方面,炯炯大师至少都是让笔者望尘莫及的,俺只有敬佩的份儿。
除了任职体系的“专家”,另外就是一线对输送到一线机关人肉炮弹的华为内部称谓了。笔者猜测一线习惯这么称谓可能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机关过去人太多,而且去两天就回去了,名字都记不住,又不好意思的总问人家叫啥名字,叫“专家”最方便了。另外,给支撑人员安排个虚高的抬头,无形的给机关人员压力,要好好干活儿,对得起这个称谓,不然的话,后果你懂得的。
对于客户侧,很多时候怎么称呼是无所谓的,关键能够帮客户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如果问题解决的很漂亮,客户很满意,超出期望,往往客户会说一句“嗯,你是真专家!”。但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引起客户不满乃至投诉,即使把头衔改成叫“砖头”都没有用,轻则“专家”像被“砖头”拍过一样一头包的回去,重则能够玩穿越了(即一夜穿越到解放前)。
所以,像笔者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家伙而言,在没给客户解决问题前,被一线称为“专家”,丝毫没有正面的感觉(准确的讲,心情很不爽),只有更大的压力,得更加小心的准备一线交给的任务,如果未完成任务,自己会吃不了兜着走的。笔者曾经和另外一个同事抱怨一线称呼自己是“专家”的事情时,同事开玩笑的给我建议:“谁再称呼你‘专家’,你就跟他说‘你才是专家呢,你全家都是专家!’”。这是玩笑话了,实际哪敢这么讲,讲出来可真是不想混了,连想都不敢想,每次对方这么称呼自己,自己都非常真诚的跟对方讲“麻烦老大叫名字就可以了,我可不是什么专家”。
与“专家”很相似的一个“称谓”就是“总”了。在华为内部,领导很多,而且从通讯录里查不到这个人是否是个领导,通信录里写秘书名字的,已经是很高的领导了,但大部分领导是没有秘书的。称呼陌生的对方“XX总”是最保险的做法,称呼对了万事大吉,即使对方是个小兵,称呼不对,对方也很开心,而更乐于帮助你办事。
结果“总”这个词比“专家”用的还滥,滥到什么程度呢,一般国人的称呼习惯是“姓氏+总”,但同姓的人太多,特别是写邮件的时候,华为又发明了“名字+总”或“姓氏+ 总+
名”的形式来区分,比如“雷震子”如果是领导(实际不是),可能会被称为“雷总”、“雷总震子”、“震子总”、“雷震子总”。
公司高层领导曾经为此有过非正式的讲话纠正,建议像欧美企业一样,直呼对方的名字更合适,但似乎效果不太明显。倒是直呼领导其名也不被歧视了,但往往为了尊重领导,直呼对方名字的时候故意叫他的英文名字,这不是为了洋气,而是似乎在暗示:“我直呼您的英文名字而不是称呼xx总,是遵从的欧美习惯(中国的风俗我还是留在心中的,我心里还是叫xx总的),并且这也符合相关领导的讲话精神!”。但很多人没有英文名字(或者在通讯录里也看不到),怎么办呢?
华为人真是聪明,“哥”、“姐”、“MM”、“GG”、“老师”、“老大”……都用上了(笔者爱用“老大”、“领导”这两个词儿)。只有很熟的同事之间才会直呼名字。每次对方称呼自己“总”,自己一样像对待“专家”这个称谓一样,非常真诚的跟对方讲“麻烦老大叫我名字就可以了,我可不是什么’总’”。
以上这些称谓在华为大量使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公司太大,十几万人,经常要将很多互相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组织成一个临时团队。让团队增加点亲切感或趣味感,如何称呼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把事情高效的办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