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华为高级副总裁、董事会成员陈黎芳在柏林参加“德国经济日”论坛时,发表了题为《开放合作,构建生态,拥抱信息社会》的主题演讲,全文如下:
感谢前面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接下来我想谈谈未来的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和我们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未来的信息社会将建立在全联接的基础之上。如果说过去ICT技术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通信的问题,未来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面联接。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1000亿的联接,其中90%以上来自于各种智能传感器。正如欧盟Digital Agenda 2020描绘的那样,过去10年数字化的重点是服务业、银行、零售等行业,未来数字化的重点将是工业、制造业,这对于欧洲、中国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机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下一波数字化浪潮?我讲三点:自我变革、投资、生态圈建设。
首先,各行各业都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转变商业思维,开启数字化重构的自我变革,积极拥抱未来。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行业都是威胁,但同时也是机遇。比如,火车的出现是对马车的威胁,3D打印的兴起是对传统制造技术的威胁。但它们都代表着更先进、效率更高的生产力,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威胁,而更应该关注机会,大胆拥抱未来。各行各业都要有自我变革的勇气与决心,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工具,改造企业信息化支撑与业务运作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激发创新潜能,驱动业务增长。技术变革是相对容易的,真正困难的是商业思维、行为方式、组织流程乃至企业文化的不断改进和适配,这也是企业数字化重构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其次,未来世界是一个全联接世界,联接是信息社会的前提和保障,各国应继续加大ICT基础设施投资。
华为今年4月份发布了2015全球联接指数(GCI),来量化评估不同国家的联接水平。全球联接指数研究表明,每增加20%的ICT投入将撬动GDP增长1%,联接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杠杆。
我们使用38个指标对全球50个国家的联接水平进行评估后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美国、瑞典和新加坡,瑞士、英国、荷兰、丹麦、韩国、日本、挪威、德国分别位列第4到第11位,中国排第23位。由此可见,欧洲国家整体联接水平排名较高,但也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例如,据GSMA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月份, LTE用户联接数占总联接数占比即使在西欧也只有14.2%,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再说几个对比数字,中国全国频谱费3亿美金,英法德意西荷是180亿美元;中国广东省人口为1亿,西欧这几个国家3.7亿,但广东LTE基站数是12万,比西欧这几个国家的11.2万还多。
欧洲在加大LTE网络建设的同时,也正面向未来继续加速引领下一代全球通信标准(5G)的发展,欧洲已经先后成立了METIS、5GPPP等组织推动5G进程。华为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5G的投入,积极参与了欧盟5G相关活动,不久前,我们还在德国慕尼黑提供了5G垂直行业加速器测试床。华为今年还成立了欧洲研究院,以协调华为在欧洲八国的18个研究机构,推动5G研究和欧洲“Horizon 2020”项目。
第三,在数字时代,生态圈建设尤为重要。
面向未来的技术创新、投资、市场都是前所未有的,不是几个国家、几个企业就能完成。所以“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这个词是我借用了最近中国互联网上的热词。华为长期与欧洲产业界密切合作,共同培育健康的生态系统。说两个“我们”的例子,今年华为已经与Fraunhofer、SAP签署协议,在工业4.0领域展开合作,与奥迪、大众在车联网领域开展合作。
最后,我想强调,中欧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互为重要市场。中欧合作不仅让双方的大企业从中受益,也让双方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数字时代,中国和欧洲合作大于竞争,良性竞争促进各自的进步,华为能够为中欧在数字时代的成功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